梗概平面设计的基本功
设计师们都在有意无意地追求“平面不平”的效果。在平面设计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元素。即利用各种平面元素,在平面材质上,努力拉伸视觉空间。这一空间概念涵盖了自然空间感受与矛盾空间感受。比如:打洞;夸张暗影效果;使用极具真实性与质感的图像;实物元素与绘画元素的对比使用;利用色彩之间的反差效果;利用线与色条的叠压效果;利用文字与图形、文字与文字的叠压效果;文字之间大小比例关系的对比等等。
色彩是平面作品中的灵魂。想运用好它一定要了解一些纸张与油墨的知识。不同纸张与不同油墨的组合,会产生出绝对不同的效果。通常平面设计师已经不习惯给颜色以文学式命名,比如:洋红、群青、湖蓝,取而代之的是更简单更直接的4个数字。
下面重点讲一下和弦与旋律概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玩乐器的朋友都懂得一个道理,无所谓哪一个音好听与难听,音符一定要放到一起去,才能叫音乐,否则“哆”“哆”“哆”一直按下去一定是噪音“哆”“咪”“索”放在一起就变成了和弦“C”。这好比颜色中红蓝白的搭配一样,永远和谐。和弦可以继续往里添加新的音符,比如加个“唻”这个和弦马上变了情绪,变成了一个7和弦。如果把“咪” 换成降“咪”就更是大相径庭地跑到蓝调里去了,就好像在红蓝白的组合中,配上紫色或桔色给人的视觉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和弦一直可以添加音符进去,成为9和弦,13和弦......在色彩上就好比我们常说的高级灰。
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就会更直接地理解颜色是应该分组使用的。这些组合的基础应该向和弦C、D、E、F一样有一个最原始的搭配,设计师想不断变化,就需要在这些组合里求变。你一定要把没关系的颜色放在一起,就像“发”和“西”谁也不挨着谁,两者之间没关系,你的画面一定平淡;如果你一定要把敌对的颜色放在一起,准会难看。
运用和弦的道理去理解色彩,你会立刻跳出色彩贫乏的误区,发现眼前可用的颜色太多也太美了。合理搭配的色彩组合把画面视觉空间不断拉伸,让画面不仅绚丽而且厚实,这就是色彩和弦的作用。
但仅仅有了和弦就能成为了音乐了吗?不是的,音乐还需要旋律。那么平面作品的旋律是什么呢,它是我们用眼睛观看一幅作品的过程。一幅招贴也罢,一本宣传册也罢,都存在这一个先看到什么,再看到什么,最需要人们看到什么,记住什么,回味什么的问题。这些就构成了平面作品的旋律,让观众的眼睛什么时候紧张,什么时候休息,最后停留在哪个地方,这是设计师最需要动脑子考虑的问题。
平面作品需要一种节奏的控制,控制节奏的元素很多。
譬如下面所讲的点、线、面——
点、线、面在设计中是一切判断基准的最基础要素。用点线面的关系对比建立良好的主次、强弱的空间关系,增强画面的节奏感和明快度,明确设计中的黑白灰关系,是优秀的设计作品的重要评判标准:
1.点连续延伸的轨迹成为线,密集成片而成为面。由于疏密变化而转化为明暗色调。 点强调位置关系。在平面设计中,同样一个点,由于大小、形态、位置的不同,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也不同。点的缩小起着强调和引起注意的作用,而点的放大有面之感。
2. 线可以作为物象的边缘,又可独立的表达一定的形象。例如线的直与曲、长与短。直线的适当运用对于作品来说,有标准、现代、稳定的感觉,我们常常会运用直线来对不够标准化的设计进行纠正。适当的直线还可以分割平面。曲线则具有女性化的特点,具有柔软、优雅的感觉。曲线的整齐排列会使人感觉流畅,让人想象到头发、羽絮、流水等,有强烈的心里暗示作用,而曲线的不整齐排列会使人感觉混乱、无序以及自由。
3. 面在立体艺术中指的是形体,在平面艺术中指两度空间的占有。面强调的是形状和面积。线的封闭可以构成面,线可以突出形,勾线具有美化作用。面是线横向移动的轨迹,具有面的形。线具有方向性基础,是一度空间存在;面具有横向、纵向的二度空间的形的存在。曲线几何体,呈现高贵、自由、饱满。直线几何体,个性突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简洁有序,呈安定感。
其次,关于作品的均衡性也很重要。
1. 非对称式均衡。一种感觉上的均衡,任何人都不可能准确判断画面上的物象实际重量。因为纯数心理意义上的重量,按照他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及与人的关系密切程度而定。
2. 关于面的大小深浅聚散的均衡分布。色调的不均衡,可从调整形体大小进行补偿;形体的不均衡,也可从调整色调的深浅进行补偿。两者在不可变动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画幅边沿关系的改变,进行调整。
3. 关于形体和色调的均衡在心理上的衡量。在暗色背景前,明度与面积成反比,反之亦然。面积小而与背景明度反差大,色块面积大与背景反差小,两者可以取得均衡。
再者就是作品画面的运动与倾向。运动是有方向性的,人们观察运动着的物体,视点往往追随着他的运动方向而略为超前。因而在设计中也往往需要在运动前方留有更多的余地。
在设计中各种形象符号的任意堆积,并不能成为意想中的画面,只能是杂乱无章,使视觉无所适从。所以需要正确运用深浅、弧形线段大小、线段长短表现节奏的变化,以及形的大小、疏密的节奏变化。一般画面的高潮在于视觉中心,是节奏变化最强的部位,视觉中心并不一定是画面中央,而是指视觉上最有情趣的部位、也可称为趣味中心。画面中的其他部分应为这一中心服务。既引导观众的视线,逐渐趋向这一中心。节奏前后延续的变化,基本上是根据这种要求设计为渐次递增、递减、反复、对照、重复等,历经这种变化而达到高潮,然后重新经历一定的变化、趋于平静。
灵活运用好在平面设计中的各种各样的元素,你的设计作品必定与众不同!
云艺文化是一家以空间文化建设和环境艺术创意执行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文化艺术产业机构,专注于企业文化、党政文化、校园文化、展馆文化、公共环境文化等相关领域,提供创意策划设计&制作施工落地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版权申明:本站有部分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谢谢!特别注意:本站部分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